常州市创新工作思路求突破 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取
为提升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,常州市创新工作思路求突破,压紧压实主体责任,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工作积极创新有活力,取得显著成效。
一是严格奖惩措施,鼓励创先争优。现场调研吸纳基层和相关部门意见建议,出台《常州市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奖惩办法(试行)》,构建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机制。通过激励先进、鞭策后进,有效传递长效管理压力,在全市范围内形成你追我赶、争先创优,协同推进城市长效综合管理的良好氛围。
二是完善考核办法,推动重心下移。优化完善长效管理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方法,完善考核内容,提高考核标准,增加考核频次。街道(镇)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成绩由市、区两级构成,有效层层压实各级职责,考核结果更加客观公正。
三是增强服务能力,回应百姓关切。开展市民满意度问卷调查,问需于民;召开长效管理考核工作座谈会,集思广益,指导各辖市(区)建立适应本级的考核评价模式;组织业务人员送服务,指导一线工作人员开展城市长效管理工作;对市民满意度较低的非机动车停放和住宅小区管理专项考核,促进管理提升。
四是强化内外监督,提升公信力度。全年组织基层监督现场考评75人次,处室跟考90人次,单兵记录,对现场考评全流程监督;组织基层观摩联合会审122人次,对案卷审核全覆盖监督;组织廉政座谈,主动接受纪检监察全天候监督,打造风清气正的长效管理考核工作环境。
五是定期分析评估,及时调整纠偏。联合专业团队,定期对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核数据分析评估,为城市的智慧化、精细化管理提供决策依据,完善优化城市长效管理考核体系办 法,提高城市管理水平。
全市各地在城市长效管理机制体制内,对工作方式方法大胆探索,不断提升优化,长效管理工作充满活力。
▷科技创新意识增强,长效管理焕发活力。金坛区尧塘街道在常州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基础上,开发“我爱尧塘随手拍”公众服务小程序,流转处理市民投诉及工作人员巡查发现的问题,可倒查至具体管理部门和人员。新北区试点应用市容环卫责任区管理信息系统,对占道经营、道板停车、非机动车违停等问题开展智能识别,实现城市管理问题的实时监控、智能感知、精准调度、快速处置。经开区潞城街道新增智慧井盖200个,对路面井盖及其环境的多种状态进行实时监测,主动上报异常情况,用科技化手段提高处置效率。
▷争先创优意识增强,精品项目不断涌现。溧阳市把立体绿化引入城市道路,以乔灌花来搭配绿植与植被,达到“三季有花、四季有景”的效果。武进区龙德花园小区建成“箱体式”装潢垃圾收集点,清运过程运输车辆直接更换箱体,避免了装载机二次装载装潢垃圾造成的噪音及扬尘污染。天宁区发布《打造现代化城乡治理样板的实施方案》,统筹推进“空间治理、生态治理、文化治理、民生治理、社会治理”五大工程,打造现代化城乡治理“天宁样板”。钟楼区在大运河沿岸建设十里玉兰森林廊道、滨河白玉兰景观廊道、广玉兰林荫廊道、红玉兰花海廊道,改造石化油罐工业遗存景观,串珠成链,打造运河景观廊道。
▷以人为本意识增强,整治提升卓有成效。2021年度,城市长效管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,着力解决群众较为关注的城市管理热点、难点问题。全市组织现场考评、日常巡查、自查提前上报等方式,主动查找发现城市长效管理方面问题近40万个,通过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派遣处置,问题整改率99%以上。对列入年度计划的12个城市长效综合管理重难点问题,认真组织实施,高标准完成整治,有效改观城市环境面貌,切实提高群众幸福感和获得感。